查看棚内秧苗质量。
5月的北大荒到处涌动着农人们忙碌的身影。位于三江平原东部的浓江农场,这个时候太阳出得尤其早。3日清晨,农场第九管理区农业技术员陈振一早顾不得洗漱就来到水稻育秧大棚基地查看秧苗长势。走进种植户李景文的育秧大棚,整齐的秧苗如绿色的地毯铺满整个空间,李景文正在使用微喷设备浇灌秧苗,随着水雾的喷洒,挺立的秧苗更加青翠欲滴。
“李哥,在浇水的时候要控制好浇水次数和水量,蹲苗壮根,确保秧苗处于饥渴状态,这样利于移栽后发根好、返青快。这几天温差比较大,棚内的温度也要及时控制,中午的时候得通通风,棚里温度过高的话,容易出现‘烧苗’的现象。”陈振一边查看,一边细心地叮嘱老李大棚管理要点。
浓江农场是水稻种植专业场,农场60.9万亩耕地中99%是水田。眼下,农场9000余栋水稻育秧大棚内绿意盎然,整齐排列的秧盘里,嫩绿的水稻幼苗正在舒展新叶。
“苗好八成粮”,当前正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时期。在推动智慧育秧,推广水肥一体机的应用,将施肥设备、过滤系统、控制系统等集成于一体,实现水肥的精准配比和自动化管理的同时,针对目前人工管理占多数的实际情况,农场结合今年的气候状况以及水稻秧苗的生长特性,以强化农业技术服务措施为着力点,完善大棚苗期管理培训机制,紧抓育秧前、育秧中空档期,开展线上线下培训,重点提高技术人员对种苗“五个关键期”管理技术的掌握应用,累计开展各类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现场会、定标会30多场次,参与培训的人员达到1000多人次。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网格内技术员对大棚包干负责,建立“问题台账”,对种植户反映的问题实行销号管理,针对控温、控水、防病、灭草等育秧管理环节开展全程“跟踪服务”,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空气和土壤温湿度,为稻苗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确保9000余栋秧苗“精细化”管护到位。
“今年,农场成立了9支育秧护苗服务队,每天早、中、晚定时深入育秧大棚,监测温度并且提供跟踪服务。针对秧苗生长情况进行把脉问诊,根据天气的变化指导种植户及时做好防寒保温与通风、炼苗工作的转换,杜绝青枯病、立枯病出现,让秧苗达到壮苗标准。”农场农业发展部部长刑春秋介绍说,“同时,我们强化技术员的技术培训,确保专职人员技艺精湛,更好地为种植户当好参谋、服好务。”
下一步,农场将继续在提升服务、强化管理上下功夫,在指导的专业性、精准性上再提高,全力护航9000余栋育秧大棚育壮苗,确保60余万亩水稻全部插在高产期。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