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国机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鼓足干劲、接续奋斗,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国机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发展定向领航,这让我备受鼓舞。作为我国地质装备行业一名从事技术研发的工程师,我深深感到,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装备支撑使命,既光荣又艰巨。
对地质装备行业来说,我始终认为,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前做好布局规划,全力研发新型智能化、绿色化地质装备,才能在行业转型浪潮中抢占先机,真正实现企业发展的“弯道超车”。同时,结合“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与“人工智能+”的趋势,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地质装备产业的深度融合,用更智能、更高效的技术装备,为国家深地深海探测和资源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一线的技术工人赋予了光荣的时代使命。我手中的焊枪虽小,连接的却是“制造强国”的宏图伟业,每一道完美焊缝都是扎实贡献的实际体现。
未来,我会更加务实地钻研焊接工艺、提高焊接水平,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提升技能、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开展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毫厘之间的追求”确保每一道焊缝的“零缺陷”,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作为多年深耕船舶制造行业的一线员工,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感到心潮澎湃、使命光荣。
我将带领团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船舶制造为纽带,顺应船舶制造行业高端化、智能化趋势,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扎实推进船舶生产建造过程的精益管理和数字化转型:一是利用先进数字技术,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管控,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合理调配生产资源,助力“皇冠”系列精品船型的生产制造提质增效;二是强化技术攻关,聚焦绿色船舶、智能造船等前沿领域,推动新工艺落地应用,力争实现关键工序效率再提升,打造高附加值船型,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国贡献点滴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郑纺机加工制造部专项组组长 李会东
在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后,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名一线技术工人,我的工作就是确保每一个零件都精准无误,每一次装配都严丝合缝。这看似平凡的岗位,却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站在新的起点,我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实干担当的具体行动。一是要精益求精,勇攀技术高峰。继续发扬工匠精神,潜心钻研,攻克更多生产技术难题,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二是要做好传帮带,培养后备力量。我将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青年员工,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企业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技术队伍,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一拖智能拖拉机事业部副总经理薛志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与中国一拖国产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的研发工作高度契合。作为一名研发人员,我深知当前我国农机装备在大型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一大一小”两方面仍存在短板,全会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强”正是破题关键。
未来,我将带领团队聚焦无级变速等技术攻关和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农机装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加快无级变速、混合动力、氢能源等高端农机装备商品化进程,并加快推广应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强装备支撑,让智能农机装备成为 “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多次提到“科技”,作为长期奋战在农机装备研发的科研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带领团队聚焦水稻种植机械及其产品智能化领域进行技术攻关,提高产品作业效率、使用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升级;另一方面将继续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定期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进行技术需求对接,共同梳理行业技术难题及技术方向,进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增强插秧机产业链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
全国劳动模范,国机集团首席专家,合肥通用院副总师 王渭
作为一名从事高端阀门研发30余年的科技工作者,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后让我倍感振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并明确“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些重要论述,让我更加坚定了深耕高端阀门领域的决心。
未来,我将带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在重大工程领域持续深耕,聚焦极端工况下阀门可靠性提升,把技术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打磨每一个细节,推动高端阀门技术不断突破。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我深感责任重大。
轴承是重大装备的核心基础单元,是大国重器中的“关键小器”。今后,我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扎实履职,聚焦主责主业,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前瞻布局极高性能、高可靠、长寿命、智能化等轴承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让“科研繁花”结出“产业硕果”;强化行业引领,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主体、高校、科研院所等,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数字化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践行绿色化发展,以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列为战略任务,结合国资委“AI+专项行动”部署以及集团“人工智能+”专项行动推进会、“十五五”装备制造业务数智化转型研讨会的工作要求,我将带领国机数科全体职工认真对标对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抢抓发展的关键窗口期,聚焦智慧农业与智能制造,发挥“三个作用”,争当“三个排头兵”,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系统构建产业平台服务能力、软硬一体融合解决方案能力、数据价值深度挖掘能力,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力争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内容来源:国机集团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众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