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黑科技”农机大显身手

分享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农忙时节,常州市钟楼区的亚美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美柯”)的农机生产厂区,少了些往日的喧闹。公司近80%的一线员工和技术骨干已奔赴全国各地——从江苏、浙江的水稻田,到东北的黑土地,以及贵州的梯田——他们化身技术指导员,让公司研发的水稻种植“黑科技”农机在广阔田野中驰骋。

图片

在浙江南部刚注满水的稻田里,亚美柯技师小陈正挽着裤腿,和农户一起调试一台造型独特的移栽机。随着机器启动,灵巧的“机械手”从特制的育秧盘里取出整排钵苗,通过输送调姿系统,稳稳地将一株株根部包裹着圆形营养土块的健壮秧苗,像手一样轻柔又精准地插入水田中,一行行笔直翠绿的秧苗就在水田里铺展开来。“神了!这秧苗栽下去就立住了,跟自个儿长出来似的!”当地种粮大户蹲在田埂边,看得直咂嘴。

而在办公室内,亚美柯的经理徐小林,正通过电话连线关注着全国各地的作业情况,他笑着向记者讲述亚美柯这套技术在全国农耕市场受青睐的原因,“传统插秧机像‘粗手大脚’的汉子,栽下去的秧苗根系易受损,而我们这套‘水稻钵苗育秧移栽’技术,从种子变成秧苗,再到下田,秧苗在插秧移栽期间不会受到机械损伤,产量自然就高。”在亚美柯农机的展示车间,不同大小的育秧机器能在特制秧盘的小格子里精准播下2—6粒稻种,每株秧苗都拥有独立的“小营养钵”,根系盘缠,健壮成长。徐小林说:“这样育出的秧苗特别壮,秧苗弹性大,可大苗移栽,加上无缓苗期,相当于给水稻‘偷’出了宝贵生长期。”

图片

除了育秧环节,在水稻种植最关键的移栽步骤,亚美柯还推出了“顶、接、落、送、插”五步精准移栽法。自研的移栽机能够全自动取苗,仿生机械拨秧器稳稳“端”着秧苗根部的土钵,轻轻放进泥里,移栽的秧苗,直接开长,分蘖(发棵)更早,长出的稻米品质也更好。目前,这种精准全流程自动化的水稻和蔬菜钵苗移栽成套装备,全国只有亚美柯能生产。

这么好的农机技术从哪来?背后是“手牵手”的力量。

“亚美柯这些‘硬核’技术的诞生,并非企业单打独斗的结果。”在采访时,徐小林特别强调:“没有‘产学研’这条金纽带,就没有今天的突破。”亚美柯很早就和顶尖专家“手牵手”。在中国工程院张洪程院士团队的悉心指导下,企业联合了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扬州大学农学院等“智囊团”。从防止秧苗倒伏的结构,到适应深泥田行走系统,研发团队长期在田里反复试验、逐步改进。这套技术不仅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入选了农业农村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还连续多年被列为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

图片

近年来,亚美柯的“朋友圈”又扩大了。钟楼区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了江苏大学与亚美柯的深度结对合作。在产学研“搭桥”下,亚美柯决策层的目光已投向更远处:“让更多像水稻移栽机这样的‘特色农机’从图纸快速变成田里的好帮手,是我们和高校、科研院所伙伴们共同努力的目标。”目前,在稻田之外,亚美柯研发的全自动蔬菜移栽机,已在部分省市的大葱、辣椒、西兰花田里大显身手。



来源:钟科创新
作者:李垚  陶莹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江苏农业机械展览会
19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