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不断回暖,眼下,上海市松江区的春耕备耕正持续推进。在小昆山镇的万亩良田里,无人农机的试点插秧运用为农户们减轻了不少压力,操作员只需要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即可操控农机行进。
上午9点,记者来到小昆山镇的万亩良田里看到,农户们正将一盘盘秧苗从运输车上搬运下来并有序码放至插秧机的秧台上,紧接着,操作人员便将手机端的软件与插秧机上的中控屏进行连接然后输入一系列操作指令。如此一来,插秧机便实现了无人驾驶。
“我们的导航系统可以应用于水田和旱田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田块。”导航应用技术工程师刘旭介绍。不仅如此,该系统还可以加装在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各种机型上,因而在农业的耕、种、管、收四个环节上都可以实现无人化、智能化。
记者了解到,在加装导航系统之后,技术人员可以远程操控各式农机,提前制定行进路线、控制操作台升降等。由于搭载了北斗卫星,无人农机可以进行实时误差修正,相较于传统人力驾驶,无人农机的行进路线更为科学且人工成本更低。
据介绍,小昆山镇无人农机试点工作于2022年开始,初始无人农场面积为220亩,经过三年的调整改造后,如今已增加至3900亩左右。“无人农场要求比较高,对整个田块的平整度、面积和坡度都有门槛,所以我们也是做了许多调整,后续我们还会开辟更多无人农场。”小昆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郑海彬告诉记者。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