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智:
生成中
更详细
更精简
时雨可以澍万物。当温润的春雨洒落大兴安岭,广袤的黑土地在酥润中苏醒,也唤醒了农人的耕耘热情。大兴安岭地区以实干为犁,在春潮涌动中按下春耕备耕“加速键”,这片寒地沃野正孕育着新一年的丰收图景,奏响乡村振兴的铿锵图景。
一、政策领航 布局全年生产
为打好春耕“第一仗”,大兴安岭地委、行署全面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备春耕生产的部署要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亲自研究部署粮食安全有关工作,结合农业生产关键节点深入一线,指导调度备耕春耕生产工作,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推动春耕生产稳步顺利进行。
大兴安岭地区按照落实全年粮食生产任务要求,对粮食生产任务落实进行全面安排,全面落实“党政同责”,明确各级政府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方面的责任。将省下达大兴安岭地区的259万亩粮食和217.37大豆播种任务及时分解到各县(市、区),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制定印发《大兴安岭地区2025年备春耕生产指导意见》,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民算好效益账,引导农户合理确定种植意向,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夯实春耕根基。
——漠河市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备耕排查摸底,确定各镇农户春播种植意向,为科学制定春耕生产方案、合理调配农资提供有力依据,助力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新林区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区、镇两级粮食生产重点工作任务,分配工作目标,并将责任落实到7镇100余名种植户手中。
据农情统计,2025年大兴安岭地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9.79万亩,其中,粮食计划播种266.36万亩(大豆计划播种238.93万亩、小麦计划播种11.72万亩、玉米计划播种11.24万亩、杂粮杂豆计划播种3.81万亩,马铃薯计划播种0.66万亩),经济作物计划播种3.42万亩,饲草饲料计划播种面积0.01万亩。
二、物资就位 打牢春耕基础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中有肥,春耕不忙。”充足的农资供应是春耕的基础。近日,走进加区喜丰种业和德丰农资门店看到,大豆种子粒粒饱满、化肥包装整齐码放,各类种子、肥料备货充足,摆放整齐。喜丰种业老板一边核对进货清单一边介绍:“今年我们早早联系了厂家,调运了市面上受欢迎的高产大豆种子,这些品种发芽率高,抗倒伏性强,农户们都点名要呢。”
呼中区以主动深入农户的方式,全面且细致地摸排化肥、农药、种子等各类农资的储备情况,了解农户对农资的需求缺口与特殊要求,确保能够随时掌握农资储备动态,为春耕生产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与物资保障。
大兴安岭地区坚持高效率强化物资保障,统筹做好农用物资调配调剂,确保春耕物资供应充足。各地农业相关部门引导农资企业及早备足货源,指导农民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经销商,确保优质农资供应。鼓励农户通过微信、电话提前预订,适时配送,尽早完成春耕物资采购。大兴安岭地区备春耕资金8.3亿元已全部到位,种子、肥料等大宗物资已全部到位。
三、农机体检 提高春耕效率
大兴安岭地区根据各种农艺措施和栽培技术,对春耕所需机具早安排、早落实,摸清农机具检修总量,组织协调农机维修、经销企业提早订购储备零部件,保障配件供应,指导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机具及时进行检修和保养,充分发挥农机技术人员技术支撑作用,坚持“预防为主、养重于修”的原则,扎根生产一线开展全链条技术服务,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塔河县农机技术人员深入乡村指导和帮助农机手保养、调试各类农机具62台(套),其中拖拉机59台,联合收割机3台,达到所有作业机具性能以良好技术状态投入到春耕生产中。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已完成在春耕备耕期间应检修大、中、小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1.1862万台。
四、科技与执法双轮驱动 为春耕生产提质增效
前沿技术赋能智慧备耕,让田间管理更精准高效;执法利剑出鞘守护市场,为农民撑起权益保护伞。大兴安岭地区科技与执法协同发力,既为春耕生产插上“智慧大脑”,又筑牢质量安全防线,共同奏响大兴安岭地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乐章。
智慧沃野强引擎。大兴安岭地区结合种植业发展实际,突出重点抓科技备耕,切实让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各地农业相关部门组织农业专家和科技人员在备春耕期间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内容主要涵盖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北药种植技术等。
加格达奇区邀请农科院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讲解科学种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和技术,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松岭区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为农民详细讲解科学种植的关键要点,分享各类病虫害的识别方法与绿色防治手段,传授测土配方施肥的精准操作流程,助力农民实现增产增收,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亮剑护农筑屏障。大兴安岭地区按照“属地管理、检打联动、部门协同、标本兼治”的原则,各级农业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活动,严厉打击处理农资制售假劣、种子套牌侵权、经营禁用高毒农药、非法转基因种子等各类农资违法违规行为。对跨区引种和使用量大、合格率低、风险隐患多的重点农资品种,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坚决防止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问题发生。截至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已检查农资经营企业、商店61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12人次。
这个春天,兴安大地将释放更大潜力,以科技赋能产业,以产业振兴乡村,绘就一幅现代兴安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