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株林镇华畈村的一片鱼塘边,合作社负责人陈卫兵轻轻按下控制按钮,7条27米长的水泥槽瞬间翻涌起层层浪花,成群的鲈鱼逆着水流奋力游动,仿佛在“健身跑道”上竞速冲刺。
“跑道养鱼”让池塘“跑道”中的水体循环流动,鱼儿逆流游泳,在静水池塘中实现流水养鱼的效果。“一条‘跑道’年产鱼3万斤,是传统鱼塘的5倍。”陈卫兵的话语中透着自豪。
四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光景。陈卫兵守着100多亩传统鱼塘,养殖草鱼、鲢鳙等常规品种,年产值仅40多万元。
“效益低、风险大,必须求变!”2020年,在蕲春县农业农村局牵线下,他走进华中农业大学课堂,跟随何绪刚教授学习“零排放”圈养技术。
两年后,12个直径5米的白色圆池在2亩试验塘中拔地而起,每个圆池配备的锥形集污装置将残饵、粪污“精准捕获”,经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尾水循环利用率超90%。
2024年,他投资50万元新建3条“跑道”,每条“跑道”投放8500尾翘嘴苗。湍急水流中,高密度养殖的翘嘴鱼5个月便长至1.5斤左右,3条“跑道”创收48万元。尝到甜头的他随即追加70万元扩建4条“跑道”,计划2025年实现鲈鱼7.4万斤、翘嘴5万斤的产能。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