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村里来了“田保姆” 种地收粮不再苦

分享至

2月19日一早,寒风冷冽。重庆市长寿区双龙镇天堂村一组,一台无人机迎风而起,均匀地将除草剂往刚播种不久的小麦地里喷洒。

不远处的田块里,一台旋耕机也绕着圈子来来回回,翻出阵阵泥土的香气。

村民任贵明背着手站在田边看了许久,感叹道:“还是机器安逸!”

今年67岁的任贵明是当地的种田老把式,一直勤勤恳恳耕作着家里的六七亩地。尽管把土地看得很重,说起种地的辛苦时,他也直摇头。

“要操心买种子化肥、要看天气,还得懂技术,辛辛苦苦种一年水稻,耕种收要请人帮忙,再除开农资成本,一亩也就能赚个两三百元。” 任贵明说。

前几年,任贵明一咬牙,花费六七万元购置了一台旋耕机:“也不是为了省点人工钱,主要是岁数大了,这样人能轻松点。”

此时,村里很多任贵明的同龄人,已纷纷选择了“退休”,最多只在家中附近种点蔬菜够自己日常食用。所以,天堂村土地大面积闲置。

为了提高耕地利用率,减轻农民劳作强度,近几年,天堂村陆续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为引入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打好了基础。

“近年来,我们长寿区供销合作社也不断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长寿区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潘正庆说,特别是今年农业社会化服务被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后,在财政资金支持下,提供给村民的社会化服务费用进一步降低,以耕地服务为例,每亩费用为100元左右,降低了30%。

在新市街道,当地供销社组建了全程农机合作社,培养机手20余名,购置了旋耕机、播种机、无人机等各类农机50台(套),加上合作社掌握的其他社会化服务资源,一年可开展20万余亩次的耕、种、防、收全程社会化服务。双龙镇天堂村就在其服务范围内。

“他们服务模式多哦,可以只喊他们来耕地或者收割,也可以全部托管给他们,直接当‘甩手掌柜’。”任贵明选择了全部托管。

他表示,这样一来自己完全不操心种地的事了,收入还不比以前少,“除了地里的收成,我现在还有更多时间在周边打零工了,一天100多块呢!”

天堂村支部副书记刘彪说,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该村一组周边518亩土地如今纷纷种上了水稻、油菜等作物。今年,在全程农机合作社建议下,这些土地还尝试种植了部分冬小麦,“沉睡”的土地重新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金华院地合作 农业“双强”成效凸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化信息网
8697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