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稻+”产业促进一地双收

分享至

北大荒集团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土地优势,积极示范推广绿色高效的“稻+鳅”“稻+蟹”“稻+鸭”等特色种养模式,“稻+”产业利用稻田空间、种植茬口,最大化地发挥土地价值,实现一田多用、一季多收,大大提升了土地产值和效益。

“稻+鳅”促进一地双收。每年6月中旬,这个公司技术人员把“台湾鳗鳅”鱼苗投放到水稻田中,在投放前7到10天左右,工作人员会对稻田进行抑菌、净水、排毒、每亩投放量约两万尾左右。在碧绿的稻田里,泥鳅畅游其中,通过和水稻种养结合,每斤价格比商品稻贵二分钱,每亩能多收入300多元。

“每年9月初,泥鳅在稻田放水时进行统一回收,生长环境为90天左右。水稻田为泥鳅提供了生长空间、栖息场所和部分食物来源,而泥鳅直接吃掉水中的草籽及嫩芽、部分有害昆虫,起到生物防治杂草和害虫的目的。泥鳅排泄的粪便作为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被水稻吸收利用。”第一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冯富远说。

“稻+鸭”提升大米品质。在这个农场第一管理区的万亩稻米专属基地内,整齐有序的茅草房、憨态可掬的稻田鸭、生机盎然的稻田犹如一幅现代农业画卷徐徐展开。据工作人员介绍,在水稻分蘖盛期时将鸭子放入稻田饲养,依托鸭子杂食性、不间断活动的特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产生中耕混水效果,利用浑水肥田倒逼刺激水稻植株分蘖、生长,实现以田养鸭,以鸭促稻,鸭稻共栖共育,让水稻生产从主要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转为“化肥、农药、除草剂”零使用、零增长,从而产出生态、环保的优质大米。

“一只鸭子排泄的粪便约在10公斤以上,可直接作为水稻肥料,大大节约了种田成本,鸭稻田里产出的大米富含硒、铁、钙、锌等元素,绿色有机米的市场售价要高于普通大米。”第一管理区副主任徐文超介绍说。

“稻+蟹”打造绿色品牌。在这个公司第五管理区,工作人员将螃蟹苗投放进水稻田里,一只只小螃蟹争先恐后地从网兜里爬出来,向池田中爬去,一场稻蟹“养成之旅”就这样开始了。今年这个管理区通过从辽宁丹东引入螃蟹养殖户,把成熟的技术与本地生产实践相结合。螃蟹在水稻田里活动,优化了稻米生长环境和土壤的通透性,整个生产过程全部施用有机肥,生产有机纯生态绿色稻蟹大米,带动全域有机农场建设。

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积极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外引与内部培育等方式加快建设螃蟹种苗繁育基地,减少长途运输成本,提高螃蟹成活率,以产业振兴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采取蟹稻立体共生的种养模式,提升稻谷的食味性、色泽度以及营养价值等多方面品质。河蟹养殖采用早暂养、早投饵、早入养殖田,河蟹不仅能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同时粪便又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蟹田共生这种独特的种植结构能够促进稻蟹之间的共生共作,水稻和部分杂草能为河蟹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隐蔽场所,河蟹能为水稻松土、除草、捉虫、施肥。

“到秋天成熟之后一只河蟹体重可达150克,亩产螃蟹约为25斤左右,在增加养殖收入的同时,产出的稻米绿色品质好,每斤比市场多销售0.1-0.15元左右。蟹稻种养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提高了水稻身价,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第五管理区主任吴叶军介绍说道。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临沂蒙阴县开展机收减损抽测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化信息网
8667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