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恩施州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技术

分享至

2023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承担了大豆玉米带状种植任务8万亩,成为湖北省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推广核心区。今年以来,恩施州以粮食安全生产为主线,在全州范围内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粮豆轮作、一地双收,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恩施州从2017年开始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技术,同时结合恩施山区实际,探索创新并推广“马铃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该模式2021年入选湖北省粮食作物绿色“吨粮”模式并在全省推广。“薯玉豆模式推广助力恩施土豆品牌高质量发展”入选2022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种植业技术推广19个典型案例之一。

玉米、大豆、马铃薯是恩施州传统粮食作物,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种植效能、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农业农村部门面临的一大民生课题。主要做法重点体现在“五个强化”:

强化政策引导促发展。2023年,“大力推广大豆玉米(薯+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写入州委一号文件,并纳入乡村振兴年度目标考核及驻村“尖刀班”重点工作内容。在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1200万元奖补的基础上,州、县级财政及省级科技项目等安排示范经费200余万元,重点创建“玉+豆”“薯+玉+豆”模式示范样板。全州农业一季度拉练会以参观“两个模式”生产现场和部署全年粮油产业开发为重点。

强化新优模式订标准。通过4年的实践探索,制订了《马铃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规程》,于2023年6月通过省级发布。该模式是通过优化玉米与马铃薯、大豆间套作的行比和玉米株间距离,带间距离由传统套种的1.6米扩大到2.6米,马铃薯、玉米、大豆布局由1:2:1调整为4:2:4,行比扩大了50%,玉米株距缩小了50%,光能和土地利用率等显著提高,抗倒性和抗病性明显增强,农技与农艺更为融合。该模式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下,马铃薯及后茬大豆等作物面积及种植密度较传统套种模式提升了1/4到1/3,实现了一年三季平衡增产增效。经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和湖北省农技推广总站连续三年测产,平均玉米亩产638.5千克,马铃薯亩产2470.3千克、大豆亩产117.3千克,和传统套种模式比较,分别增产2.13%、29.42%和41.67%,亩平均增收1110元。

强化示范带动建样板。恩施州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纳入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全州8县市农业农村部门主动履职、狠抓落实,以创办示范样板、建立核心示范村为突破口,将下达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到村到地块。目前,全州新建“玉+豆”(薯+玉+豆)种植示范村96个、示范点1200个,示范样板规模达到2.8万亩以上,为加快推进这一新模式奠定了较好基础,农民种植积极性明显提高。

强化宣传培训提质效。今年以来,联合农技、农机、种子、土肥、植保等多方面技术力量,通过微信公众号、报纸、网站、线上线下培训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全州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及绿色防控技术培训300余次,田间技术指导1000余次,线上、线下总计参训人员达3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宣传画册等2万余份。同时,录制大豆玉米(薯玉豆)带状复合种植培训小视频,通过官方信息网和微信群进行宣传,联合州科技局进行了科技指导抖音直播,中央、省、州级主流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通过广泛培训,农民绿色化种植水平不断提升。

强化检查督导抓落实。今年以来,省农技推广总站、州农业农村局相继派出3个督导组,二、三季度对全州“两个模式”示范种植乡、村的检查和指导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对“两个模式”实施示范推广项目的生产主体核定了绩效考核目标要求,确保示范带动效果。目前,“薯+玉+豆”模式种植的马铃薯已获丰收,玉米、大豆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海拔1000米以上区域“玉+豆”模式种植区域正处于绿色防控、防洪防旱阶段,苗情、墒情适宜作物健康生长。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农机行业的竞争的最高秘密:高端不内卷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24小时
36104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