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市场持续大幅下滑,尽管农民仍有更新老旧设备的需求:现有农机已明显过时。
俄罗斯农业机械国内市场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32.9%
根据"俄罗斯机械制造协会"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俄本土农机制造商国内销售额降至383亿卢布,较去年同期下降32.9%。协会指出,导致下滑的多重因素依然存在:央行维持高基准利率、农业企业盈利水平低下、对农户和制造商的政府扶持资金不足,以及农机设备和农产品生产成本持续上升。
各品类呈现全线下跌态势
谷物联合收割机销量骤降58.3%至437台,成为跌幅最大品类。
其他主要品类同样表现疲软:自走式饲料收割机[-32.4%]、农用拖拉机[-39%]、犁具[-13%]、中耕机[-17.4%]、耙[-20.3%]、播种机[-4.5%]、喷雾机[-30%]、割台[-13.2%]及谷物清选机[-25.3%]。
进口农机同步承压
同期进口农业机械销售额预计出现约33%的同比跌幅,与国产设备下滑幅度基本持平。
行业复苏前景黯淡
目前制造商、农业从业者和经销商均未观察到市场回暖的积极信号。
俄罗斯农业机械销量第一季度同比下滑33%的现象,可能由以下多维度因素共同导致:
经济制裁与技术封锁的持续发酵关键零部件短缺
自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对俄精密机床、芯片及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禁运持续生效。俄罗斯农业机械制造商如Rostselmash的智能播种机生产线依赖德国博世液压系统,目前库存已消耗殆尽,导致产能腰斩。替代供应链成本激增
转向中国、印度采购的零部件物流成本上涨42%(据俄工业部Q1报告),某款联合收割机变速箱采购价从2.8万欧元飙升至4.5万欧元,终端售价涨幅超过农户承受阈值。
农业生产结构的深层调整粮食战略转型影响需求
俄罗斯农业部2024年实施的"东方粮仓"计划,要求西伯利亚农场主将30%耕地转种抗旱作物,传统适用于欧洲平原的深耕机械不再适配新作物体系。中小型农场兼并潮
农业控股公司通过国家补贴收购了17%的私人农场(2024年全俄农经数据),集约化经营使得机械设备采购周期延长,原本分散的年度采购需求被集中到下半年招标。
金融市场波动与融资困境农机信贷违约率攀升
俄罗斯央行数据显示,2025Q1农业贷款不良率升至9.7%,导致五大国有银行将农机分期首付比例从20%提升至45%,直接抑制购买力。卢布汇率剪刀差效应
虽然年初卢布对人民币升值3.2%,但因欧盟农机配件结算改用阿联酋迪拉姆,实际进口成本同比增加19%,本土组装拖拉机利润率压缩至4.8%。
气候异常的次生冲击北极冻土带解冻打乱农时
2025年西西伯利亚春季解冻提前23天,传统3-4月的农机检修季被压缩,大量农场主被迫延后设备更新计划。黑土区干旱预警机制启动
俄罗斯中央联邦管辖区启动1987年以来首个三级抗旱预案,政府补贴转向灌溉设备采购,挤占常规农机预算35%。
产业政策的适应性滞后国产化替代进程不及预期
尽管"农业机械2030"计划要求国产化率达65%,但关键的电控模块国产化率仅实现38%(2025年3月俄工贸部披露),导致新产品可靠性下降。数字农业转型阵痛
智慧农机数据平台原定2024年底投入使用,因网络安全审查推迟至2025Q3,造成精准农业设备配套服务缺失,无人机播种系统等高端机型滞销率高达41%。
未来趋势研判:
第二季度或将出现结构性分化,谷物收获机械因气候因素可能迎来补偿性采购,但畜牧机械需求继续探底。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关税协定的重新谈判(6月启动)可能打开白俄罗斯农机进口通道,但地缘政治风险仍将制约产业复苏速度。建议重点关注俄央行是否推出定向农机租赁贴现工具,这将成为市场回暖的关键政策信号。
深度报道全球农机、农业资讯
跟珠穆朗玛展览,看全球展会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