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平阳“农二代”伍彬彬,很“慧”种地!

分享至

伍彬彬,浙江温州平阳县政协委员、昆阳镇新科家庭农场负责人。

平阳县自古就有“浙南百万仓”的美誉。昆阳镇上林垟村是平阳粮食作物主产区、温州市粮食生产大村之一。

走进上林垟村,伍彬彬正操作植保无人机忙得不可开交。阳光洒在规整的田垄上,水面泛着粼粼波光,白鹭时而掠过天空,留下优雅的弧线——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只要脚踏实地,农业大有可为!”站在稻田边,伍彬彬语气中充满信心和自豪。

大学毕业后,伍彬彬原在城市里工作。一次与父亲的深入交谈,使他改变了原有的职业规划。

父亲伍思树是上林垟村的种粮大户,把“种好粮”作为自己一辈子的追求,随着年龄增大,自家农场的接班人问题时刻牵动着他。

“听老爸的话,回家!”2015年6月,伍彬彬毅然踏上了回乡路,成了昆阳镇新科家庭农场的一名职业农民。

然而,继承家业的道路并不轻松。伍彬彬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便是农用机械——拖拉机。“拖拉机的方向盘很重,而且容易溜车,跟轿车完全不一样。”伍彬彬每天都去驾校上课,晚上回家自己练习,一个多月后终于拿到了拖拉机的驾驶证。

向父亲学习种植水稻的过程中,他深深感佩父亲这一辈老农民的务实经验,也深切认识到农业是门非常“深”的学问,面对选种、施肥、虫害防控等专业问题时,还是个“种田门外汉”的伍彬彬曾陷入迷茫。

于是,他把农民当老师,把农田当教材,积极报名参加各类培训,在边干边学中一步步稳扎稳打,不断提升种粮水平。

经过长期的钻研学习,伍彬彬迅速成长,并不停琢磨如何融入智慧化种粮。“我父亲和爷爷都是靠天种田,到了我这代,必须借数字化东风,靠科技种田,实现质的飞跃。”

偶然的一次参观考察中,一台能喷洒农药的植保无人飞机深深吸引了伍彬彬。他了解到,在农林植保方面,无人机拥有人工无法企及的优势:安全高效,通过远距离操作,可以让喷洒人员避免暴露在农药下,不仅提高喷洒作业的安全性,而且至少可以节约50%农药使用量和90%的用水量,极大降低了资源成本。

伍彬彬马上行动,参加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考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证,并先后购置3台植保无人飞机,新科农场在全县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采用无人机作业,我们最快一天能完成300亩农田的施药工作。”

如今,新科农场里水稻插秧机、谷物烘干机、工厂化育秧设备等应有尽有,还设有省级数字化应用系统。从播种到烘干加工,将科技融入种粮全流程。农场因此获得“温州市农业机械化示范点”等荣誉,为推广应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新科家庭农场入选首批省级共富家庭农场典型名单。

伍彬彬不仅积极推动自家农场技术更新、效率提升,还带动帮助周边农户提高种粮效益,常年帮助他们进行烘干粮食、育秧、收割等作业,全年提供植保服务高达9万余亩,辐射周边5个乡镇,带动农户亩均增产20%以上。

新科技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子俩还与周边14个村的农户联手打造“石塘粮仓·万亩田园”,带动周边农户粮食亩均年产量增至950公斤,年产量突破1.2万吨。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伍彬彬聚焦农民所想所盼,深入一线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提交了《关于完善粮食收储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建议》《关于增加实际种粮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的建议》《关于加快农业领域人才培育和引进的建议》等提案,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新时代的好‘丰’景需要新农人的‘新花样’。”这几年,伍彬彬十分关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去年底,农场引进了全自动育秧流水线及机械手臂,可将育秧速度提升到1200盘/小时,效率高出近一倍。他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农场里的新科技越来越多,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兴旺,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威海启动2025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惠农助农在路上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化信息网
8697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