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建三江分公司智慧农业全链条升级打造农业“现代范”

分享至

走进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第十九管理区的智能化育秧车间,一场静默的“科技育苗战”正高效推进。通过数字化控制室“中枢大脑”,双氧催芽、温汤消毒和叠盘暗室育秧等工序被精准调度。工作人员轻点屏幕,播种流水线、自动码盘机器人便协同作业,将传统育秧周期缩短30%以上,出苗率提升至98%。新投入的无人驾驶叉车搭载激光雷达技术,以毫米级精度完成200公斤秧盘的48小时不间断运输,人力成本直降40%。“科技让每一株秧苗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技术人员张强指着监控屏上整齐翠绿的秧苗说。

当这些科技培育的秧苗进入田间,智能化的脚步并未停歇。在雷沃欧豹M1604-5XP智能拖拉机的轰鸣声中,水田打浆作业展现出新范式。这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钢铁巨兽”,出厂前就已完成万小时可靠性验证,一体化设计支持远程功能升级。通过采集地块数据自动生成作业路径,机具升降误差控制在±1厘米内,单日作业量较传统模式提升30%。“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机器比‘老把式’还精准。”驾驶舱内的无人作业模式让老农机手李建国连连感叹。

在洪河农场智能大棚构成的“植物工厂”里,物联网传感器织就的监测网24小时在岗。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负责人王伟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区域内的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3号棚湿度超标!”警报弹出瞬间,通风系统自动开启,水肥一体化设备精准滴灌。这种“云端+终端”的管控模式,让黑土地保护与水肥利用率实现双提升,较传统种植模式节水35%、节肥28%。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一场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建三江分公司负责人表示,“从种子到餐桌的全周期数字化,正在重塑现代农业的产业形态。我们要让黑土地长出‘智慧果’,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吉林省四平市:科技赋能黑土地 春耕播种正当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化信息网
8626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