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众商用车商用汽车杂志社主办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商用车领域有哪些要点?

2025年4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求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提升标准质效、强化实施应用,发挥标准引领保障作用,从“顶层设计”“体系完善”“国际化”“实施应用”四个维度同步发力,以标准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商用车领域有哪些重点标准在要点中被提及?释放怎样的以标准引领行业发展的趋势信号?

图片

要点1:推动商用车换电安全要求标准发布实施
要点指出,加快充电性能、底盘换电、换电兼容性测试等标准制定。推动商用车换电安全要求标准发布实施。
当前商用车换电技术缺乏统一标准,换电接口、电池包尺寸、通信协议等存在碎片化问题。现有标准如GB/T 34013主要针对电池回收,未覆盖换电全流程安全要求。未来标准将从接口机械结构、安全防护、电气绝缘、动力电池识别与互操作、自动对位与锁止、环境适应性试验(高低温、盐雾等)、换电站安全设计、热失控防护等维度提出明确技术指标,并配置基于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换电站运行监管规范,强化实时监控与责任追溯。新标准将规范兼容性测试方法(如不同品牌电池与底盘适配性)。监管可能通过强制认证(如换电设备CCC认证)和实时数据监控(如电池健康状态上传至政府平台)确保落地。

图片

换电新标准推出后会对行业产生重要影响,车企需重新设计底盘结构以适配标准化电池包,电池企业需提升产品通用性。换电运营商面临设备升级成本压力,但规模化后有望降低电池购置成本。痛点在于现有换电站改造成本高,且跨品牌互通性技术难度大。
要点2:开展车用人工智能标准预研,引领新技术融合应用
当前中国车用AI标准主要围绕自动驾驶分级(GB/T 40429-2021)和功能安全(GB/T 34590),但缺乏对AI算法伦理、数据隐私及场景泛化能力的规范。现有监管依赖型式认证,未强制要求AI系统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性。
商用车自动驾驶发展势头迅猛,当前紧要任务是促进AI与商用车控制、辅助驾驶、智能运营深度融合。根据要点内容,将启动车载 AI 功能安全与性能评价、数据标注与算法可解释性、AI 驾驶决策冗余架构等标准预研,标准覆盖 AI 模型训练、验证、部署全过程。
图片
未来标准将聚焦AI算法安全验证(如对抗性测试)、伦理规范(自动驾驶责任划分)及生物特征识别(驾驶员状态监测)。监管可能引入“AI黑箱可解释性”要求,强制车企提交算法训练数据集备案,并通过仿真测试验证系统可靠性。
从国际先进实践经验来看,欧盟《AI法案》将自动驾驶列为高风险领域,要求算法透明化和人工接管机制;美国SAE J3138标准定义AI伦理框架。中国可借鉴欧盟“技术中立+风险分级”模式,结合V2X场景优势推动车路协同AI标准。
当前的痛点是真实场景数据稀缺、算法可解释性与效率兼顾难度大。未来应对新标准要求,车企/Tier1需构建安全可控的 AI 开发与测试平台,扩充数据标注与场景库,而软件供应商需提供可解释 AI 工具链、算法安全验证套件。
要点3:开展重型商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评价、氢(氨)发动机汽车技术规范等标准预研
现行标准(如GB 30510-2018)仅规定单车燃料消耗限值,未实施企业平均考核。氢/氨发动机技术缺乏系统规范,储氢瓶压力等级(35 MPa VS 70 MPa)、氨燃料喷射系统兼容性等存在技术分歧。
从要点指出的新方向与监管趋势为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将引入“吨百公里油耗×里程”积分制,倒逼车企优化产品结构(如增加新能源车比例)。氢氨发动机标准将明确燃料纯度、耐久性等技术指标,监管或通过补贴挂钩(如“以奖代补”)推动落地。

图片

从行业影响来看,重卡企业需加快氢能重卡平台开发(如一汽解放JH6氢能版),发动机企业需突破氢燃料高压直喷技术,动力总成厂商需研发高效氢燃料喷射与后处理系统。痛点在于液氨储运成本高(约8元/kg)、加氢站覆盖率不足(2025年规划仅1 000座)。
从国际动态来看,欧盟Euro VI Step E 标准已对氢内燃机试验方法进行规范;日本修订《氢能基本战略》,目标2030年氢能重卡成本降至柴油车水平。日本JARI发布氨燃料发动机安全试验规程,可为我国氨动力标准提供思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倒逼中国出口商用车降低碳足迹。中国可参考日本“官民合作”模式,强化标准引领作用,推动氢氨发动机与绿氢制备协同发展。
要点4:商用车及挂车制动系统标准修订
工信部启动了商用车及挂车制动标准的修订工作,要求适应电子驻车、制动优先和电控辅助等技术。国内现行《车辆制动性能》GB 5763对卡车制动有基本要求,升级后预计加强ABS、EBS和电子制动系统性能指标。整车厂需加大对制动器件及控制算法的投入,供应商要提供更高效的制动执行器和控制模块。

图片

欧美方面,UNECE R13-H规约以及美国FMVSS 121等已对重型车制动性能提出严格要求,未来可能对电子制动系统(EBS)和车道保持系统提出新标准。
现行强制标准要求商用车制动时最低减速度不低于5.5 m/s²,修订后或提升至6 m/s²以上(UNECE R13要求)以缩短制动距离。
参数
中国标准 (参考)
UNECE R13H (参考)
最低减速度
≥5.5 m/s² (GB)
≥6.0 m/s²
60~0 km/h制动距离
≤约26 m (估计)
≤约25 m (估计)
要点5:危险货物运输车安全标准
2025标准化要点明确推动危险货物运输车等强制性标准实施。未来新标准或覆盖罐体材料、泄压装置、防爆电气、防腐蚀层等要求,对化学品车提出更严格的安全规范。运营商需为危险品车辆配备合规装备,制造企业要改进罐体和底盘设计;配件供应商需提供防爆接插件、紧急切断阀等专用部件。
参数
国家/行业标准
国际ADR要求
罐体材料与级别
压力容器GB 150 (钢罐)
UN认可压力容器规范
安全阀设定压力
约0.2 MPa (示例值)
ADR要求设定(视品类而定)
危险品罐式运输车需满足压力容器GB 150-2011相关规定,并配备符合ADR规定的安全阀、层析阀等安全装置。
国际上,中国参照联合国《欧亚公约》(ADR)制定运输法规,欧盟成员国强制执行ADR条款(如UN压力容器标准)。



图片

作者:常青

一审:杜红武/二审:王作函/三审:于晶

——转载请注明来源:商用汽车杂志——



图片



获取文中车型询底价

发表评论

跟帖 0 参与 0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

阅读下一篇

既要高效持久、又要省钱省心!虎6G纯电:安排!

商用汽车

《商用汽车》创刊于1981年,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主办,是商用汽车行业综合性汽车期刊

48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一键咨询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