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锡文院士指点水田中耕除草技术推广
2025年10月27日,中国(武汉)国际农机展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教授专程到省力科技展位了解水稻中耕除草机械的有关情况。水田除草机是南通省力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的成果之一,2025年7月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农业主推技术”。罗院士一直非常关心水田中耕除草技术及其在田间推广应用的情况。
在展会现场,罗院士关切地问道:目前水田除草机械在国内推广的情况怎么样?遇到哪些困难?今年的机器和以往相比有哪些方面的改进?尽管罗院士已经近八十岁,但是仍然思维敏捷,非常关心水田的中耕除草技术。
现场,省力科技负责人吴亦鹏正高级工程师向罗院士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从2019年开始,省力科技与华南农业大学等相关高校合作开发水田除草机械,到2025年被农业农村部纳入主推农业技术。已经从一个单一的水田除草机械化产品拓展到水田中耕除草的完整解决方案,涵盖手扶式水田除草机、乘坐式水田除草机、悬挂式水田除草机和水田除草机器人;可以覆盖从丘陵山地的小地块水田除草到大面积的无人农场的应用,推广的范围从东三省到南方地区,目前已经小批量的出口到国外,不仅可以满足有机水稻、功能性稻米、绿色稻米等高品质稻米的需要,也为常规水稻种植少用或者不用除草剂提供了替代的方案!可以说,水田中耕除草技术已经经过我们农业生产实践的检验。
2025年的展会现场展示的水田除草机械与以往的水田除草机械相比,主要的改进点,包括以下:
1、改进了水田除草深度传感器。
目前国内大地块水田种植存在着耕整地深度不一致,前期整地比较粗放等一些实际的问题,还有个别地区前茬的秸秆还田腐烂不充分,给水田除草机械在行走、工作过程当中增加了一些困难,因此,2025年展会推出的产品准备在2026年作业季节推向市场,对于水层深度传感器做了改进,重量更轻,灵敏度更高,可以实时的感知水田的深度,确保除草作业深度一致,满足农艺方面的要求,减少秧苗根系损伤的风险。
2、除草行距可需定制,适应多种水稻除草需求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再生稻面积逐年攀升,根据有关报道,目前再生稻大约在1500万亩,到2030年还需再增加1000万亩,面对再生稻发展趋势,展会上有很多客户提出再生稻水田除草的需求,我们推出了宽窄行的再生稻专用水田除草机械,可以满足不同行距或者是特殊行距的再生稻的机械化除草的要求。再生稻的增产对于水田中耕技术有迫切的需求。我们对产品也做了相应的一些改进,可以满足再生稻除草的需求。
3、行间除草轮轮齿曲面优化,适用粘土地区水田除草
·一部分地区水田土壤粘重,针对粘性土壤地区,我们对除草轮的轮齿曲面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提高了轮齿曲面的土壤脱附能力,通俗的讲就是粘上的土壤更容易脱离;更加适应粘土地区的水田机械化除草。
4、与非插秧机动力底盘配套成功
在和国外的配套过程中,我们也尝试采用了非插秧机悬挂除草机械的配套,可以满足一部分地面比较平整,采用插秧机以外的水田动力驱动的乘坐式除草机械,可以满足一些特殊用户的一些需求。
总体而言,水田中耕除草技术应用面积更加广泛,配套方式更加多元,可以满足我们不同地区、不同种植模式稻农的需要。
罗院士还特别关心水田中耕除草技术在推广过程当中的难点和痛点。客观地说,作为一种非化学除草方式,在目前的推广过程当中还是有很大的困难。用户对于除草机械化的认知还有些误区。“见草除草”的观点仍然有较大的市场,机械化除草的成本与化学除草相比优势不明显。
“目前的困难需要我们(企业、研发机构、推广部门)进一步完善产品,用更令人信服的效果数据、试验示范场景给农户带来更直观的感受,让用户逐步接受新技术。同时也应该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水平,好的技术用户一定会接受,当然,可能有一个过程。” 罗院士一边仔细察看产品一边讲道。
好希望罗院士继续讲下去,可是 仅仅几分钟,周边闻讯而来农机工作者纷纷围上来向院士问好、请教咨询。真心心痛一位耄耋院士仍活跃在科研一线。望着远去的背影,还在回响他经常讲的一句话,我就是一个开直播机的老头,农机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
(谨以文感谢罗院士对于企业的关心、支持!)
商务联系: 1380-629-1977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众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