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随水来,盐随水去,一根根地下暗管正悄然改变中国千万亩盐碱地的命运。
龟裂的土地泛着白色盐霜,稀疏的庄稼在烈日下萎蔫——这是许多盐碱地区的真实画面。据统计,我国盐碱地总面积达15亿亩,其中近5亿亩具备农业开发潜力。如何唤醒这些“沉睡”的土地?

暗管排盐技术凭借其高效、节地的优势,正成为盐碱地治理的“利器”。然而这项技术的成败,关键在于设计是否科学。
01 盐碱地治理的无声革命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一片盐碱滩上,农民老张抓起一把土壤,苦笑着展示:“以前这地,种啥死啥!”而如今,金黄的麦浪在同一片土地上翻滚。变化的秘密,埋藏在地下1.5米深处——暗管排水系统。

2024年,内蒙古连续发布 DB15/T 3778-2024 和 DB15/T 3578-2024 两项技术规程,江苏推出 DB32/T 4517-2023,标志着暗管排盐技术进入标准化时代。这些标准的核心,正是针对不同盐碱地类型“量身定制”治理方案。
02 分而治之:三类盐碱区的设计密码
干旱半干旱区(通体粘盐碱地)
治理难点:蒸发强烈导致盐分快速上涌,土壤通体粘重
设计标准(依据DB15/T 3778-2024):
暗管埋深:0.8~1.5米(粘土取高值)
控盐目标:72小时内将地下水位降至临界深度以下
配套措施:深耕打破犁底层(≥40厘米)+ 地膜覆盖抑
黄河灌区
治理难点:高地下水位引发灌排矛盾
设计标准(依据DB15/T 3578-2024):
明暗结合系统:暗管控渍 + 明沟集水
管材选择:DN110 PE单壁管(排水能力≥20 m³/(hm²·d))
淋洗定额:≤2250 m³/hm²(防止次生盐渍化)
滨海盐碱区
治理难点:海水倒灌加剧盐分累积,土壤透水性差
设计标准(依据DB32/T 4517-2023):
暗管埋深:0.8~1.5米(根据临界水深调整)
脱盐目标:1年内脱盐率≥50%,EC值降至<4 ds/m
特殊防护:塑料管套管出口(高出沟底50厘米)

暗管排水/盐专用设备----开沟铺管机
03 核心参数:暗管系统的“生命线”
| 参数 | 干旱半干旱区 | 黄河灌区 | 滨海区 |
|---|---|---|---|
| 埋深 | 1.2~1.8 m | 0.8~1.5 m | 0.8~1.5m |
| 间距 | 10~50 m | 20~40 m | 8~30 m |
| 坡度 | ≥0.5‰(激光制导) | 1.0‰~1.5‰(激光制导) | 0.5‰~1‰(激光制导) |
| 管材 | DN60~110 mm单壁打孔波纹管 | DN60~110 mm单壁打孔波纹管 | DN60~110 mm单壁打孔波纹管 |
※当埋深浅,间距密时可选择小管径,反之选择大管径
关键技术细节:
埋深公式:ht = h + △H + r(h:临界水深;△H:安全超高;r:根系层深度)
滤料革命:
砂砾料:传统之选,透水性好但成本高
杜邦无纺布:抗淤堵寿命提升50%,成为暗管排水首选
04 超越排水:系统集成的智慧
土壤改良“组合拳”
机械破障:大功率拖拉机深松≥40厘米,打破犁底层加速淋盐
化学改良:
碱化土:脱硫石膏(12~22.5吨/公顷)
粘土地:掺沙+有机肥(NY/T 525标准)
绿色技术赋能
光伏驱动:太阳能水泵替代柴油泵,能耗降低30%(SL 540标准)
虹吸增流:低洼区利用负压原理,排水效率提升30%
五九七农场光伏泵站
05 长效运维:20年寿命的保障密码
一项投入2000元/亩的暗管工程,若维护不当,5年内就可能失效。新标准对运维提出严格要求:
监测网络:
布设地下水位计、土壤EC传感器(NY/T 395标准)
每季度监测1次盐分动态
清淤技术:
专用清洗机冲洗周期:1~2年/次
触发条件:淤堵率>30%
出口防护:
PVC套管长度≥2米
定期清理排水沟防止倒灌
暗管排水管道清洗专用设备
随着《全国盐碱地综合治理规划》的实施,暗管排盐技术正成为实现“向盐碱地要粮”战略的核心武器。标准化的设计让每亩改造成本控制在2000-2500元,投资回收期≤5年——盐碱地,终于从生态包袱变成了资源富矿。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众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