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长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的保护性耕作"长春模式”技术培训现场会上,来自吉林省德惠市文兴农资合作社理事长张文兴理事长,作为仅有的三位经验交流介绍的合作社农民用户代表之一,在以“坚持做好五/件事,推广好‘长春模式’"的交流报告中,重点谈到,2023年在保护性耕作"长春模式"实施中,在免耕播种机上率先采用了北京德邦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免耕播种机"两行三行”套件升级技术,促进了玉米单产提升,创出了玉米标准杯公顷产量接近2.9万斤的历史最高产量,充分验证了这一技术促进玉米单产提升的积极作用。
张文兴理事长谈到,通过不断集成新技术,优化"长春模式"提单产效果。在实践中,他们注意以实际碰到的问题为导向,不断从新技术方面寻找破解招法,补短板,收到了较好效果。
针对纯免耕地温低、种床板结的问题,2021年在德惠市最先示范起种床条耕技术;针对促苗科学施肥,每年六月份集中进行苗期深松和施肥,并且适当早松,基本做到了全覆盖,效果明显;使用无人植保机,提早进行病虫害防控,同时分次使用好叶面肥。
尤其是在去年合作社又在免耕播种机上,率先应用上德邦大为"两行三肥"技术,在2023年较为特殊的天气持续低温、耕层底部湿度大、温度低,不利于玉米播后发芽、生长的条件下,在两个玉米播种行中间位置,一般免耕播种机结构限制没有也无法配置上耕作开沟部件,唯有德邦大为在免耕机这个位置上可以配置上铧刀式深施肥开沟部件,与播种及外侧施肥同步作业,在开沟施肥的同时,还起到了上下通气,加快散发土壤耕层底部寒气,提升种子底部和种侧温度的作用,为利于和改善种子发芽、生长,创造了更为适宜的条件,基本做到出苗一个”生日”,为增产丰收打牢了基础。
正是这些技术的叠加作用,才使长春模式更完善、更显优势、更有增产效果、更多农民认可。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