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2023年重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6.7% 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分享至

1月12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截至去年底,重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6.7%,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位于西部地区前列。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必要支撑。近年来,重庆累计完成土地机械化耕种示范改造面积100万亩以上,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565万千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和谷物烘干设备等大中型机具超2万台套,建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4752个。

“但农业机械化仍存在不少短板。”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重庆宜机化农田面积不到900万亩,大部分耕地还不能满足大中型农机通行作业条件,加上耕地“小碎散”,土地不集中等因素,“有机难用”现象突出。同时,重庆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总体规模小、实力弱,自身发展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油菜、玉米、马铃薯、红薯等大宗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尚无适配农机装备,且微耕机偏多,中小型农机具少。

为此,重庆去年以来开展了农机装备补短板、耕地宜机作业补短板等“六大行动”。

以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为例,去年重庆依托成渝地区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和农机制造企业,联合国家级、省级农机研发创新资源,创建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推进5个全国农机装备熟化应用基地、1个部级丘陵山区耕作机械企业重点实验室、3个部级农业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建设,并针对丘陵山区耕种管收烘等全程机械化机具设备,制定农机装备补短板清单,分门别类开展研发攻关。

经过多方面发力,去年重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6.7%,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位于西部地区前列。具体从生产环节看,机耕、机播、机收三大环节作业水平分别提高到97.97%、15.95%、37.43%;从农作物种类看,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的综合机械化率分别提高到74.02%、43.18%、53.71%、40.31%;从生产区域看,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分别提高到62.55%、51.66%、45.26%。

“接下来,全市将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田‘改地适机’和农机装备‘改机适地’,推动农艺农机协同创新等,力争到2025年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60%。”上述负责人说。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超级年货”来啦!潍柴雷沃第四代拖拉机线上首发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24小时
36104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