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村豆腐,我又想那句谚语:世上有三苦,读书赶马做豆腐,古时做豆腐确实很幸苦,我们家母亲也会做豆腐,每逢年时腊月间,我们家就要做一榨豆腐,做豆腐的头天,我们去凤尾水井挑回一挑山泉水,然后洗好我们家那只祖传的大瓦盆,母亲用升子帐量五升黄豆,倒上山泉水,泡豆。
第二天一大瓦盆的黄豆泡出来了,一金黄诱人,母亲把瓦盆的水撒干净,挑着豆到我们村风尾上院子去大石磨豆腐,到上院子,还得去凤尾井挑一挑山泉水回来把石磨冲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磨豆腐,一颗颗金黄色的豆粒一勺勺倒进磨洞,白色的豆漿缓缓流出,一般清香的豆香扑鼻而来。
说起磨豆腐,上院子有位双眼失眠的姑祖太,使我记忆犹新,每逢听到母亲的声音,她总爱来帮忙母亲推转磨,隨然她从小双目失眠,但她很贤惠,这位姑祖太,终身未嫁,每逢母亲要一去磨豆腐,我就打要跟母亲去,姑祖太总会拉着我的小手扶摸我,然后从衣袋里掏出几颗水果糖给我,然后又扶摸我的小脸蛋,要乖乖嘎。这位祖姑太,他还有一手推拿的好手艺,我们村那家的小孩有个头痛脑热,积食,闪膀,都要请她按摩。他分文不取。姑祖太说,我搞推拿,为了各家的孩子快长快乐大,健康长大,我无儿无女,他们就是我的后代子孙,有生之年,我要多做些好事,善事,多积德行因公。
那些年我们家做豆腐,一般是冬月三十前后,(因为父亲的生日是腊月初三)为给父亲过生日,母亲就做好豆腐也好凑合上几个菜。
豆腐磨回来,刷洗好大锅,生火熬豆腐,瓦房上炊烟袅袅,大锅内豆腐浆散发出诱人的青香。我总是(馋得口水流,)等着喝豆浆,母亲总是赶我,不要来锅边绕,当心豆腐浆炀伤人,不到半小时,一大锅豆腐浆熬出来了,母亲把豆腐浆打在大瓦盆内,按剂量放上事先准备好的石羔粉,这叫点豆腐,母亲说点豆腐时间,忌讳怀孕妇不能来访,孕妇来访会蹭豆腐,豆腐会成马尿花,否则豆腐不会成形豆腐变成一盆酸水。
为了做好一盆豆腐,每个细节母亲总是很讲究,豆腐浆倒入瓦盆后盖上大木锅盖,打一碗净水放在锅盖上,还要放一把菜刀,母亲说这是个忌讳,这样做就可防止踩豆腐,豆腐保证好,过了大约二十分钟,母亲打开锅盖,用一双筷子抽在瓦盆豆腐里,筷子直立站着,说明豆腐很好,一大盆豆腐脑,又白又嫩的豆腐就做好,母亲拿个大碗剩上热气腾腾的豆腐脑,我大口大口的吃起来,那里是豆腐的味,更是母亲的味道。
紧接着是压豆腐,母亲把一勺勺豆腐脑,打在豆腐箱子里,豆腐箱子里剩滿豆腐脑上边压上一块大石头,半小时后,一箱白豆腐就功了,母亲能把豆腐做成多种菜谱,豆腐渣子用来做豆鼓,拌上八角,草果,丁香,藿香,粑粑蒿,子苏,等佐料,放在蓝子里用青松毛发酵,十天半月,做成一个豆鼓醬团,平时成了一道香脆可口的豆豉菜,豆腐锅芭炒酸菜也可香脆可口,滋滋有味。
每年间贤惠的母亲总会用豆腐做成五花八梅的豆腐菜,来给父亲的生日酒增添几个可口菜。什么黄精豆腐,豆腐圆子,(用豆腐拌上草果,茴香,八角,丁香,做戓核挑大小的丸状,下香油锅煎黄后取锅即可食用,还可煮碗豆菜也是很好的一道菜,为给父亲过生日,我们家每年再忙也要养一头猪宰杀,养猪有我一半功劳,每天放学,我们几个小伙伴相约去,五街子坝,风尾坝,芦车坝,小龙坝,龙洞子秧田,捞水胡芦,四辩草,水白菜回来煮熟伴上一小点一米糠,那些年那有玉米面喂猪,家里自留地里种些地瓜,种些玉米,总是把猪养得肥肥的,每年宰一头猪,交给公家〈食品厂,供销社下设的单位)任务一半,留下一半自家食用。
每年腊月初三,是父亲的生日,年年很热闹,庆生日,年猪饭一起操办,每年七八桌人,姑父姨妈,舅舅叔叔,加之父亲又是连任了几十年的村中的九品小村官,朋友圈加拢人气有点旺,生日酒席上,豆腐系列的菜耍了主角,腊豆腐肠,(说是长吃长有)腊豆豉,(说是香脆可口,黄煎豆腐,豆腐圆子,(团团圆圆)豆腐煮腕豆尖,骠川油豆腐乳。生日酒席上,豆腐成了主力军,古村豆腐,承载着千年的乡愁,现代,:那句世间有三苦,读书先赶马做豆腐,的谚语,以成为历史,如今,是烧柴不见山,吃米饭不见糠,的生活方式,机械替代了人力大石磨磨豆腐。
这些年我们村豆腐坊经营得较好有何光发家两弟兄,何光发,勤劳能干,为人忠厚,转业军人,共产党员,把祖上传承的做豆腐枝艺传承得很好,他的做豆腐在大骠小骠街市上小有名气,他们两弟兄做的豆腐,不愁卖,我采访何光发他的豆腐有何绝招,他笑着绝招是有点,他们两弟兄熬豆腐的水,不能用自来水,他们要以口夸后甸井水,我今天真正认识到,那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真谛,古村豆腐坊传承的是一门古老的枝艺,更是厚重的乡愁,豆腐天天吃,但我永远找不到妈妈做的那个味。
今天的骠川坝子,各村都有会做豆腐这门手艺的绝活的传人,包括我的老伴早年也跟我老母亲学会了做豆腐的手艺,做的豆腐豪不谦色,成了豆腐手艺的传人,儿子结婚后,老伴又将做豆腐的手艺手把手教给儿媳,和女儿,她做出的豆腐也很好,每当吃上豆腐,就能闻到母亲的味道,嗅到母亲的体香,母亲离我们二十多个年头,但我每逢吃上白嫩的豆腐,总会闻到母亲的味道。 杨天学
文章来源:《楚雄文艺》编辑部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