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猕猴桃采摘机器人单臂可达2秒/果的效率

分享至

第29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展出了聪明的猕猴桃采摘机器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制的这款人工智能机器人,被中外学者和果农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忙坏了讲解员。

这款猕猴桃采摘机器人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傅隆生教授团队研制的,由摄像头、控制器、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电池等部分组成。机器人开始工作后,摄像头会精准识别并定位到果实,之后仿生机械手能够快速夹持无损采摘,结合猕猴桃采收时偏硬特性,经管道至果框实现猕猴桃高效收集。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款猕猴桃采摘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可以进行模块化更换,换装后即可完成为雌花授粉的任务,达到“一机多用”的效果。

“我们这款猕猴桃采摘机器人单臂可达2秒/果的效率,而且前端装有照明灯光,便于夜间采收,达到全天候作业的目标,有效解决了猕猴桃采摘费时费力、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傅隆生教授说道此次农高会上展出的这款猕猴桃采摘机器人已历经10年科技攻关研发。其实早在2012年,傅隆生教授就结合陕西果业特色,开展了猕猴桃采摘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究。

……为了实现高效、无损的采摘目标,多年来,傅隆生及其团队带着这些问题不断创新理论研究,从传统的图像处理算法到最新的深度学习等AI技术,从高成本的工业机械臂到低成本农用机械臂,从步进电机末端执行器到联动仿生机械手,团队不断突破核心技术。他们一次次对猕猴桃采摘机器人进行优化,再一次次进入果园进行实践操作,确保它的各项功能都能达标。

如今,这款猕猴桃采摘机器人已基本达到量产标准,并获得授权专利7项,登记软件著作权6项,成果多次获奖,但傅隆生教授却依旧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

“我们现在正研究给机器人增加机械臂,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采摘效率。也希望通过在农高会上展出,找到合适的企业,与我们一起把这款猕猴桃采摘机器人推入市场,让它造福更多的种植户。”傅隆生教授说道。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农机补贴趋势:优机优补、倾斜短板、多纳入智能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汉中樵夫
843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