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欣荣表示,农业部编制了《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对“十三五”时期主要作物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作了总体设计,其目的就是引导各地按照科学的、生态的和可持续的要求,按照功能区的布局,进行科学调整。总体考虑是,保口粮,保谷物,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的自给水平,同时要保障蔬菜的均衡生产供应。
玉米结构调整是此次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调整区域为“镰刀弯”地区。去年下半年,农业部制定并下发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总体思路是,保产能、适当调、产业化。
保产能,就是巩固提升优势产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玉米生产能力。适当调,就是适当调减非优势区域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的玉米面积,减法加法一起做,鼓励农民将退出的玉米改种市场需要、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对于适宜的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好的地区,我们还要强化产能,通过提高单产,来促进玉米生产的健康发展。产业化,玉米是高能量而且产业链很长的农产品,它的后续加工产业链很长,所以我们提出还要以产业的理念来推动玉米的转化,实现农民增收、地方经济能够比较好的发展。
同时,玉米又是养殖业的基本饲料来源,我们通过用它发展畜牧业,发展加工业,这可以形象比喻为,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瓶”+“糖罐”+“燃料箱”,通过系列化、深度化开发,转变为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的好产业。
玉米怎么变成“燃料箱”?因为玉米是生物燃料的好原料,而且前些年我们已经在一些地方布点,正在进行探索。因此,要提升玉米的综合效益,也是这次玉米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