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农机工匠”张胜臣走进央视《乡间纪事》

分享至

3个月前,张胜臣与他发明的果园“变型金刚”一同走进了央视频道《乡间纪事》栏目。如今张胜臣吸粉无数,因为他的创新精神破解了果树种植诸多难题。

谈及“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创新精神,已经在农机制造行业兢兢业业奋战20多年的张胜臣,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农机工匠”创新精神融入到每一个环节,用他不断追求完美无暇的品质与产品,让广大用户感受到“农机工匠”不断创新的精髓。

生出创新“基因”,传统机械跃入新兴产业

走进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奥伦农机工业园,一排排洁净整齐的生产车间里,身着灰绿色的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地忙碌着,这里平均每天有30~50台田园管理机和微耕机组装下线。

为什么在市场低迷期,奥伦农机却一枝独秀,产销量稳中有升?

张胜臣认为,微耕机行业存在“低质化”、“同质化”、“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产品之间的差距很小,质量也差不多,为了占领市场,企业就打“价格战”。

独辟蹊径,打造精品工程是张胜臣进军微耕机行业的突破口。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从创新中寻找商业机会,在获得创新红利之后,继续投入、促进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精品工程需要的是工匠精神,其核心就是企业要追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从2013年开始,张胜臣用3年时间对传统微耕机进行了技术改进,将带传动改造成齿轮传动,用伞型轮替换了涡轮涡杆,仅此一项动力传输系统改进,就让动力系统发生了质的飞跃,四轮驱动代替了两轮驱动,成为市场新宠。

一台2000元的小农机,张胜臣却舍得砸30万元搞技术创新。他每年都调整企业研发中心重点课题,融合行业及市场反馈的各种研发资源,规定每年必须有10项以上技术改进,每年都要推出5款以上主打产品,每年至少新增1项国家专利,并且,每年储存的新产品要求达到两年以后的市场需求水平。

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四轮自走式多功能微耕机和开沟培土机,年销售2万多台,产品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植入智慧“细胞”,普通农机化身“变形金刚”

2019年秋天,央视频道《乡间纪事》栏目摄制组记者采访了张胜臣。在莱州市沙河镇匡郑张家村一望无际的果园里,一台四轮自走式多功能微耕机在无人把持的情况下,出色的表现抓住了记者们的好奇心。

这台新产品改变了过去微耕机的操作方式,不用人工按压,而是依靠阻力棒控制速度和耕地深度,具有行走速度均匀、行走平稳、操作轻巧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果农的喜爱。

“我家种了60亩苹果园,就用这一台机器管理”,果农徐焕顺怕我们不相信,立即发动起机器来,表演给我们看,不一会功夫,荠菜、蒿子、野麦、杂草等统统都被连根拔起。

当他三下五除二换下除草轮,装上旋耕力时,又能当作旋耕机使用,徐焕顺还麻利地分别给机器装上了起垄器、开沟犁、培土刀、播种施肥耧…….老俆就像变魔术似的,十八般武艺一会功夫就被他淋漓尽致地尽数表演出来。

个性化订制是奥伦公司占领市场的主要法宝。针对全国市场的不同需求,张胜臣不断改善机器的用途和性能,根据各地农作物特点和种植习惯、种植方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配备各类刀具、轮子(水田和旱地)。

市面上的开沟机挂挡装置都安装在侧面,而在广东广西甘蔗主产区,当地蔗农提出了将挂挡装置设置在手柄之处。为了满足这一个性化要求,张胜臣在甘蔗地反复实验,开始时用一根摩托车接线,为了这“线”他就花费了5万多元,但最终还是不够理想,后来,张胜臣从汽车离合器那里得到灵感,于是,奥伦微耕机就有了一键操作。

目前,奥伦机械实现全齿轮连接、全向轮结构,质量是蜗轮蜗杆的6倍,左手闸能调节车把高度,右手闸调节可实现360°旋转,耕地时可前置和后置使用,可在果园里任意穿行,还可以上下随意调整操纵角度。

四驱动力强劲,即使负载三个成年人仍可照常工作,两级变速可前进、可倒退。机器前身装有自走导向轮,调整好方向后可自行工作。导向轮上可装操纵杆,在果树下大棚边角等比较低矮的环境下,只需要牵着导向杆就可以让机器自行工作了。如果装配水泵和药泵,还可以实现灌溉和喷雾功能,农民形象地把它比作“变形金刚”。

采用精细化管理,使“工匠精神”传承和发扬

张胜臣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

一进奥伦农机生产车间,门口就摆放着一台硬度计,所有原材料进来,都必须要经过这一关。奥伦农机所有成品也必须经过严格的出厂检验,包括自检和互检,每一台机器都标有员工的姓名,产品质量可追溯。

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需要技术技能一点一滴的渗透,最终才能有所成就。张胜臣十分注重企业技能大赛工作,将每年的6月作为技能大赛月,各专业开展技术比武,以大赛促厂风,用冠军荣誉诠释工匠精神。

张胜臣说:“员工技术技能的提升没有捷径可寻,我们时刻给员工灌输精益求精的理念,把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做实、做到位,使工匠精神成为奥伦农机人特有的气质和习惯。”

奥伦农机偌大的数控加工车间一角,一台现代化五轴加工中心前,冬日的阳光穿过窗户斜射在一位员工卞贻杰的身上,照得他额头上的汗珠分外清晰。他弯着腰,紧盯着操作面板上显示的数据反复琢磨,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这位年满56岁的老职工,虽然眼晴有点花,但他专注的精神令很多年轻人敬佩。他正在加工一个难度极高的金属模具。他在编程,聚精会神地研究加工部位的曲面形状,保证每一条刀具路径都安全可靠。

为了提高模型曲面的光滑度,需要测试刀具的切削用量,卞贻杰反复测试了成百上千次。几个小时下来,他胸前的工作服上散满了细细的铁屑。专注的神情,让人觉得他不是在加工一件产品,而是打磨一件雕塑艺术品。

一种企业精神,只有经历积淀,才能历久弥新,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生机和活力。工匠精神,于奥伦农机而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底蕴,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是历经几十载企业发展史的点滴积累。

过去,奥伦微耕机作为山东省首届土豆大王大赛的奖品,让一大批获胜者激动不已,他们一传十,十传百,从此名声大震。今天,微耕机已采用智能摇控,前进、倒退、转弯实现一键完成。未来,奥伦农机还要进军无人驾驶电动微耕机系列,满足大棚内无烟尘排放等特殊要求。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视频丨日本农场的大白菜种植机械化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王帮高
284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农机小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